今天是:

白鹰——飞向祖国需要的地方

时间:2019-01-09


   “干工作就是要去最难的地方!”白鹰曾是新疆皮恰克松地监狱民警,12年调至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艾滋病专管大队,这里集中收治着四川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艾滋病戒毒人员,管理难度大、风险高。白鹰很快就进入状态,仔仔细细地翻阅戒毒人员个人档案、谈心谈话记录,甚至连大队每一名戒毒人员的《心语记录本》也不落下,一次他在查阅戒毒人员资料时发现,一名彝族戒毒人员在所内使用的名字与决定书上的名字有一字之差,当时有同事“好意”告诉他:“你只需要按照决定书来就可以了,彝族人员的名字是音译的,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用太在意”。但他显然没有采纳别人的“好意”,而是亲自去当地派出所核实,最终确认该学员户籍信息与决定书一致后才放心,事后他告知该学员,今后在所内签字记录必须按登记信息书写。正是有这样的“较真”精神,白鹰经手的文书材料无一错漏,他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开展得有条不紊,这份认真,让他很快由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的“新兵”迅速成长为“标兵”。
    2018年6月,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帮助彝族同胞早点过上好日子,资阳所将选派戒毒民警深入凉山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听闻消息,白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边是入党时立誓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一边是家庭的牵绊,女儿面临升学,父母年老体衰;在他举棋不定时,他询问了老父亲的意见,父亲对他说:“你是共产党员,就应该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我会等你光荣回家”,听了父亲的话,白鹰立刻向组织申请前往凉山,并立下铮铮誓言坚决完成任务;伴随列车轨道声响,白鹰来到了凉山州昭觉县龙恩乡,这里是典型彝族聚居高二半山贫困地区。根据安排,白鹰被定为“禁毒专员”,主要负责禁毒防艾工作,新的环境、新的任务,白鹰很快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龙恩乡毒情严峻,艾滋病情不容乐观,吸毒者最了解吸毒的危害,彝族同胞也最了解彝族同胞,白鹰从宣传教育入手,他通过原单位的同事拿到了昭觉籍解除强戒人员的名单,经过多次筛选,白鹰选出几个操守较好的戒毒人员,希望他们以亲身经历警示村民不要吸毒;白鹰挨个去找他们谈心谈话,讲政策、讲道理、动真情,终于说服勒某和另外几名戒除毒瘾的彝族同胞愿意在村民面前现身说法;白鹰与村民语言不通,他就找翻译,村民积极性不高他就讲诙谐幽默的故事带动、参与度不高他就以奖品提升宣传吸引力;渐渐地越来越多彝族同胞自发地加入到禁毒防艾宣传中来,不久后龙恩乡的禁毒工作从倒数走到了县上前列。
    扶贫干部的事务繁杂,村上干部不够用,白鹰就随时顶上,他常与其他扶贫干部一起探讨产业扶贫,一起走村入户了解实际情况;村里有一项卫星定位贫困户的任务,山路崎岖,定位设备只有靠双脚一家一户的送,使用方法只有挨家挨户家的讲,有些村民有住得很远,有的村民住地险要,行走的山路常常飞沙走砾,一次途中,白鹰因行走过多腿部肌肉痉挛,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慌乱中没有坐稳险些滚下山崖,疼痛过后,白鹰起身弹了弹灰,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又接着向贫困户家走去。
    2018年10月的一天,白鹰因担心父亲的身体,顾不得身体疲劳来到县城,拨通了妻子电话,电话那头却传来噩耗,妻子说:“父亲突发脑部大出血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已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白鹰颤抖地挂掉电话,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临行前与父亲的道别仿佛就在昨天,期间父亲鼓励的话还记忆犹新,那一罐父亲寄来的豆瓣酱还没来得及开封……大街上、人群中、一个中年男子悄然落泪;待白鹰回家时,等待白鹰荣归的父亲,盖上了冰冷的白布,白鹰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在病房里嚎啕大哭,那声音穿透了医院的回廊。
    父亲走了,但是老人的叮嘱一直回想在白鹰耳边,“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是父亲在世时对白鹰叮嘱得最多的一句话,平静后的白鹰,化悲痛为力量,白鹰很快又燃起了斗志。
    重返龙恩乡的白鹰,站在山坡上俯瞰这座村庄,在他心中有对父亲的承诺,有对龙恩乡脱贫攻坚的职责,有对党和国家的誓言,禁毒防艾和脱贫攻坚是他飞向大凉山的战场,振翅的他像是一只雄鹰,盘旋于天地,搏击在长空。

   (信息来源:四川戒毒)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