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两情若是久长时

时间:2018-02-23

喜欢诗词甚久。总觉得古人的文字字字凝练,是颇费斟酌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些文章读一遍便多些领悟。

有一厥词已经烂熟于世了。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最广为传诵的一句应该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吧。现在看到的评论中,批驳这一句的仿佛越来越多。

两情相悦,誓言刻骨。但当爱情在时空里流放,茫茫然不知归期,有几人能够有勇气念念不忘?时光流走,岁月无声,早已否定了世事的永恒。死亡,有时候是一种慈悲,成全了世人对于爱情那自些欺欺人的幻想,成全了那些永不凋谢的幻美绝伦。

——也许对罢,也许不对。爱情是千古的迷题,永恒的诱惑,正因为没有结论。

因为关于今生的所有记忆都不过庄周一梦。梦里不知身是客。忙忙碌碌,痴痴傻傻,明知道繁华如梦,却只管一晌贪欢。你,我,都是红尘的看客,也是别人眼中的戏子。这场闹剧,尽可以放肆评说或者无端思量,到头来还是要回到自己的角色,谁能敷衍谁?谁为谁做主?所谓看透,意不过知道生命的无可奈何,勤勤恳恳,安然度日,不再妄加猜度,也懒得多费评章。

秦观是个看透的人。一语便道破尘俗。

“金风玉露”是真爱的前提。两情相悦不止短暂的吸引,更要灵犀相通,互为知己。“乐莫乐兮心相知”,抛开利益功名,洗净虚荣铅华,灵魂的碰撞,应该是金玉为质、风露为体。

我以为这是真爱的精髓。彼此平等而惺惺相惜的两个人,才可谈及爱情。要明白生命的路只能自己走,怎能期望同样在红尘中辛苦颠簸的对方为自己的幸福买单?悲观的人,决不能期望有一个开朗的爱人来拯救。你的挫折或者理想,同样不可以寄望于爱人的成就。爱能成为精神的信仰,但决不足以作为生活的支柱。

安妮宝贝也是看透的人。她说,怎可以把爱人当作你的救赎?在爱人身上寻找你的缺失。原谅对方也是一个缺失的人。没有谁能够拯救谁。相爱的两个人,应当是在红尘路上行得困乏时,彼此相遇,安然一笑,可以梨花树下摆一壶酒,借了月光,倾夜长谈,道尽沧桑。——非如此,不能体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芳醇。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秦少游更是个中高人。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快乐再长也嫌短,柔情再深也不足。可是生活总有坎坷,爱情总要磨练。当鹊桥归路到面前,你当如何?我当如何?

苏东坡说,不思量,自难忘。

姜白石说,人间别久不成悲。

秦观的领悟更胜一筹。他说,既然彼此珍惜,那就彼此信任。且相信爱人和自己一样坚韧,一样聪明,一样执着。在对方需要之处尽力扶持,但不必操些不必要的心。——更加为对方保重自己,照顾自己,免除爱人的担忧。今昔离别算什么?我们都必须好好的。因为我们还要相逢。这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才是真爱的境界。爱若不能让人变得勇敢积极,不能让生活更加充盈丰富。那非为真爱。至少……没有懂得真爱。既然如此,消损何益?不如吃茶去。

(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 张剑)


相关链接